陷阱,trap,通常与地势地形相关。陷阱能否成功,则与人有关。
陷阱,坑也。如同车祸多发地段,似有其发生的地理规律。
首先,研究和观察陷后现象,也许会有助于了解陷阱发生的必然性。
皇后,火力最旺的棋子,重中之重,一旦束手被擒,基本败局已定。陷后多发生前半盘,常见的坑多半是对方的腹地。
★陷后第一坑 g2(或g7)
以史为鉴:1620年 (明朝年间)
Greco, Gioacchino vs NN(无名氏) 1620年!
1. e4 e5 2. f4 exf4 3. Nf3 g5 4. Bc4 g4 5. Ne5 Qh4+ 6. Kf1 Nh6 7. d4 d6 8. Nd3 f3 9. g3 Qh3+ 10. Ke1
10…Qg2??
不知是计,以身犯险,应速速退兵10… Qh5,以防 11.Nf4。
11. Nf2!有历史记录至此,白胜。
往事逾百年,2005年的一场比赛续写了其后的故事。
Eymard, Nicolas 1140 vs Devecchi, Jorge 1630 2005年
11.. .Bg7 12. Bf1 Qxh1 13. Nxh1 1-0 下略
1630 的棋手输给1140不是技术,而是开局的历史知识。
现今电脑的发展,大数据的年代,让人类以史为鉴式的学习变得轻而易举,这也是许多古老的开局陷阱过时且显得幼稚可笑的原因。
可人类认知陷阱模式的能力却无法与时俱进。
今年夏天,看过学生的一盘棋,让我萌生了写陷阱地理学的想法。在类似的位置,有类似的坑。g2的地理对应位置是g7。
1754 vs 1827 2018年
17. Qxg7 ??
多兵的诱惑,与1620年的无名氏棋手一样,缺乏身犯险地的危险感觉。
17…Qh4 18. h3 O-O-O 19. Qg4
黑方错失最佳捕捉时机,18… Nf6 ! 切断黑后g4的退路。迫使19. g3 Qxh3黑胜。
人类有重复错误的愚蠢,更应有认知雷同错误的智慧。
认识棋盘陷阱的地形地貌,可避免掉入相同的坑。
(本文转自“美国超越棋院”公众号
编辑:塔尔)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众弈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陷后实录(01):身陷腹地(g2)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