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少年菲舍尔(Robert James Fischer)和比尔恩(Donald Byrne)于1956年在纽约举行的罗森瓦尔德杯赛上的对局,这一比赛在纽约著名的马歇尔国际象棋俱乐部举行,克莫赫(Hans Kmoch)在《国际象棋评论》(Chess Review)上最先对此进行评注,并称之为“世纪对局”,因此流传。
13岁的菲舍尔在这一对局中面对强大的对手–26岁的特级大师比尔恩,以一系列辉煌战术组合展示自己不同凡响的国际象棋天赋。
本文对局评注主要基于瓦德(Wade)的分析。
比尔恩-菲舍尔 [D92]
Third Rosenwald Trophy New York USA (8), 17.10.1956
1.Nf3 Nf6 2.c4 g6 3.Nc3 Bg7
菲舍尔在超现代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黑棋防御布局,邀请白棋建立起强大的兵中心,然后以自己的堡垒象和其他子力配合攻击之、动摇之。
4.d4 0–0
黑棋王车易位,确保自己的国王安全。
黑棋若走4…d5,即进入格林费尔德防御。
在黑棋 4…0-0后,比尔恩若走5.e4,则以下5…d6 6.Be2 e5,双方进入古印度防御(the King’s Indian Defense)的主变。
5.Bf4 d5
现在,对局转入格林费尔德防御(5…d5, ECO D92),这一开局通常走法是1.d4 Nf6 2.c4 g6 3.Nc3 d5.6.Qb3,或俄罗斯体系(Russian System),即1.d4 Nf6 2.c4 g6 3.Nc3 d5 4.Nf3 Bg7 5.Qb3,以此对菲舍尔的中心d5格兵施加压力。
6.Qb3 dxc4
菲舍尔放弃中心兵,但把白王引到突出暴露、容易爱到攻击的位置上。
7.Qxc4 c6
另一选择是走7…Na6 (普林斯变例the Prins Variation),下一步再走…c5,挑战白棋的中心。
8.e4 Nbd7 9.Rd1 Nb6 10.Qc5
白后位置糟糕透顶,容易遭到黑棋…Na4 或…Ne4的攻击。
由于上述两格均在白棋c3格的控制之下,因此比尔恩对此并不在意。
若改走10.Qb3,白后位置要好些,但黑棋仍有手段骚扰10…Be6。
10…Bg4
白棋的兵控制中心,但菲舍尔在出子上领先并已完成王车易位。
若下一步白棋完成出子,则上述两个因素将不能起到重要作用。
11. Bg5?
此着的意图是防止黑棋走11…Nfd7接着再挺兵e5格,比尔恩的错误在于没有及时完成出子。
许多评论家认为,白棋应走11. Be2, 接着再走12 O-O王车短易位是更谨慎的续着。
这里,白棋两次用动黑格象存在着盲点,给予菲舍尔采取突然战术行动的机会。
11…Na4 !
菲舍尔大胆地弃马。此着被罗夫松((Jonathan Rowson)称为“史上最强有力的着法之一(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oves of all time)”。
12.Qa3
白棋若选择12. Nxa4 则黑棋12…Nxe4,比尔恩将面临困难的局面如下:
--13.Qxe7 Qa5 14.b4 Qxa4 15.Qxe4 Rfe8 16.Be7 Bxf3 17.gxf3 Bf8 白棋死死地被牵制住。
--13.Bxe7 Nxc5 14.Bxd8 Nxa4 15.Bg5 Bxf3 16.gxf3 Nxb2 黑棋不但破坏白棋的兵形结构,而且还多出了一兵。.
--13.Qc1 Qa5 14.Nc3 Bxf3 15.gxf3 Nxg5 吃回弃子并且多出一兵。
--13.Qb4 Nxg5 14.Nxg5 Bxd1 15.Kxd1 Bxd4 16.Qd2 Bxf2 用菲舍尔的话说,黑棋子力占优,可以确保胜局。
12…Nxc3
初看一眼,此着有助于黑棋建立强大的兵中心,但菲舍尔的计划却恰恰相反。吃掉白棋c3格马,才有可能通过弃子交换,击破白棋中心,把白王扣留在中路。
13.bxc3 Nxe4
菲舍尔按照计划推进,行棋自然,不着痕迹。
14.Bxe7 Qb6 15.Bc4
比尔恩明智地拒绝了菲舍尔的弃半子。
若接受走15.Bxf8 Bxf8 16.Qb3,之后,根据菲舍尔的分析,黑棋可选择的变化如下:
16…Nxc3! 17.Qxb6 (若17.Qxc3?? Bb4,得后) axb6 18.Ra1 Re8 19.Kd2 Ne4 20.Kc2 Nxf2 21.Rg1 Bf5 ,黑棋胜势。
或者16…Re8 17.Qxb6 (17.Be2 Nxc3!) axb6 18.Be2 Nxc3 19.Rd2 Bb4 20.Kf1 Ne4 21.Rb2 Bc3 22.Rc2 Nd2 ! 23.Kg1 (23.Nxd2 Bxe2 24.Kg1 Bd3! 25.Rc1 Bxd2 黑棋子力占优,足以取胜) Rxe2 24.Rxc3 Nxf3 25.gxf3 Bh3 26.Rc1 Rxa2 白棋完全陷于瘫痪。
15… Nxc3! 16.Bc5
白棋若改走16.Qxc3 Rfe8 或者16.Bxf8 Bxf8两个变化,均为黑优。
16…Rfe8 17.Kf1
比尔恩威胁吃掉菲舍尔的王后,而菲舍尔则针锋相对,把车投入战斗,迫使白棋移动国王,丧失王车易位权利。
菲舍尔现在面临如何处理自己的王后的问题,下一步白棋可走18.Qxc3,取得子力上的优势。
根据巴退尔(Jack Straley Battell)的记录,当时观看对局的特级大师们均认为,黑棋现在所面临的是一个输棋局面。
17… Be6!!
倘若本局是“世纪对局”,则黑棋的17…Be6!!构成本局的精华,堪称“世纪反击”,菲舍尔置黑后被吃于不顾,调动黑棋轻子以形成对白王的猛烈攻击。
18.Bxb6?
比尔恩吃掉黑后,希望在接下来复杂变化中战胜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小对手。
而实际上,菲舍尔以牺牲一个王后的代价换取了补偿远远大的多的补偿,对黑棋发动决定性的攻击:
这里白棋很难拒绝黑棋弃后,例如18. Bxe6,以下18…Qb5 19. Kg1 Ne2 20. Kf1 Ng3 21. Kg1 Qf1 22. Rxf1 Ne2#,黑棋闷杀白王,在国际象棋上又称“菲利道尔的遗产”。
其他拒吃黑后,同样麻烦不断,例如,走18. Qxc3 则黑棋有18…Qxc5! 以下无论白棋走19.dxc5还是Bxc3,黑棋均可在残局中取胜。也许,白棋最好的应对是18.Bd3 Nb5!,但根据克莫什的分析,结果还是黑胜,只不过用的时间更长些(a win for Black in the long run)。
18… Bxc4 19.Kg1 Ne2 20.Kf1 Nxd4
这种国王不断受到“闪将”(discovered checks)骚扰情况在国际象棋上称“磨盘叫将”。
21.Kg1
根据菲舍尔的分析,白棋若走21.Rd3? 则以下21… axb6 22.Qc3 Nxf3 23.Qxc4 Re1#将杀。
21… Ne2 22.Kf1 Nc3 23.Kg1 axb6
吃回一子,同时攻击白后。
24.Qb4 Ra4 !
菲舍尔的子力高度配合,互相保护。
25.Qxb6
若走25.Qd6保护车,则黑棋25…Nxd1 26.Qxd1 Rxa2,威胁接下来27…Ra1,白棋丢后。
25… Nxd1
菲舍尔以牺牲一后的代价获得了一车、双象和一兵,在子力上已多出一个轻子优势。而白棋剩下一车被困角落,要想动员起来投入战斗,还要克服重重困难。可以说,现在整个棋盘均在黑棋子力控制下,白王无处藏身。
实际上,此际,白棋已可以停钟认输,但比尔恩仍坚持完成对局,这对13岁的菲舍尔是一种礼遇,让他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26.h3 Rxa2 27.Kh2 Nxf2 28.Re1 Rxe1 29.Qd8 Bf8 30.Nxe1 Bd5 31.Nf3 Ne4 32.Qb8 b5
黑棋子力高度协调,每一个子力和小兵均相互保护,白后难有作为。
33.h4 h5 34.Ne5 Kg7
解除受牵制的黑格象,使之可以投入战斗。
35.Kg1 Bc5 36.Kf1 Ng3
菲尔舍把白棋国王引离身边的最后一名卫士并迫使白王进入自己精心编织的将杀之网:
37.Ke1 Bb4 38.Kd1 Bb3 39.Kc1 Ne2 40.Kb1 Nc3
41.Kc1 Rc2#
白后爱莫能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将杀, 0–1。
根据布尔格斯(Graham Burgess)、努恩(John Nunn)和艾姆斯(John Emms)的总结,通过本局可以得到国际象棋教训三条:
开局阶段,应尽快出动子力,避免两次移动同一棋子;
己方出子领先,对方尚未完成王车易位之际,弃子打开中心,攻击国王往往能够获得奇效;
后生可畏。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哈尔滨市北方棋馆):国际象棋世纪对局:比尔恩-菲舍尔 [D92]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