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hess.cn 国际象棋充电站
国际象棋学习网站

如何科学的培养12岁以下的青少年棋手

如何科学的培养12岁以下的青少年棋手

 

探讨科学的训练方法

 

被大家誉为“科学训练之父”的伟大国际象棋特级大师Mikhail Botvinnik他认为棋手实力的强弱或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四个要素:

 

1
特殊的棋艺才能,包括空间感受力、归纳能力、良好的记忆和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等品质,以及相互的恰当配置。

2

棋手的性格,不仅是一般运动员所具备的求胜心、意志力、随机应变和揣摩对手心理等诸方面性格,而且是棋手的教养程度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强壮的体魄。

4

赛前准备(即系统的训练)。

科学训练之父Mikhail Botvinnik先生的总结很到位,是以一位职业棋手来分析判断的科学训练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但是,我们也会问:那对于小小孩儿来说,这样专业的科学训练方式如何把握力度呢?

 

孩子的自控能力显然是不够的,集中专注力的能力没有成年人那么成熟,我们该如何培训少儿?俗话说,孩子的启蒙最为重要,就如同建房子打好了地基,将来的路才会更好走,房子才会建得高而稳。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我们都很了解,如果基础打不好,思维定型了,以后的思考方式就会难以转变。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教孩子比教成年人轻松得多。你向孩子输入什么信息,他会很快的接受,并且对新颖的教育方式更加有兴趣,孩子记忆更深刻。

 

 

青少儿棋手

 

培训方法七则

 

作为一名国际象棋教练,我把在教学方面积累的青少儿棋手培训方法与方式总结为以下七则心得与大家分享:

 

1

 

对于教导初学国际象棋的青少儿棋手,作为教练而言,最难的就是培养他们对国际象棋的兴趣并且保持下去。

 

我认为,“必须让孩子们爱上下棋,才能获得更快的进步”。那么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对棋的兴趣,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从“兴趣”到“爱”到“进步”,不是一个简单地过程。带过这么多学生后,我认为这样的方法是值得推广和借鉴。

 

我的方法是:采取“看”与“说”的独特教学方式。对于初始跟我学棋的学生,我不是先讲棋道,不是先灌输棋谱,也不是先教一些难度高的招式和开局的要领。而是让初学的学生先“看”已入门的学生对弈——让他们先观察两个棋手之间的对弈,建立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然后让初学者以自己的观点来学习和解题。

 

这样初学者会争先恐后地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以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样反复多次地“看”与“说”,这些初学者便从实践和分析判断中找到了学棋的乐趣。乐趣逐渐增加,便“爱”上下棋,从而获得更快的进步。

 

2

 

注重棋手性格与下棋风格的结合与统一: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另一个培训棋手的方法。

 

我倡导培养国际象棋选手要因材施教,首先注重和了解棋手的性格。每一个棋手,他首先是一个人的个体,而作为一个个体,他/她就必然会有自己的性格。

 

因此,一个好的教练应先观察棋手的性格,只有了解棋手的性格,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针对他们的性格给予适合的棋艺指导。 比如,对于攻击性强的学生,可以侧重战术组合和中局控制能力的指导;对于性格稳重的选手则可以侧重稳健的开局和加强中局防守的指导。

 

这里特别强调根据棋手的性格,给棋手选择适合他们性格的开局。而开局特点的形成,往往又能造就出棋手下棋的风格。性格与风格的吻合,才能最终使棋手在棋的局面上处于客观存在的领先。

 

3

 

我的青少儿棋手培养的独特方法与手段,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从性格与风格的统一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全面型”棋手的训练与培养上

 

我特别注重发掘有“棋感”的青少儿,并着重加以训练和培养。“棋感”是棋手的一种“天才”的素质,并不是每个棋手都具备这种“天才”的素质。因此好的教练要善于从棋手的身上,从棋手的棋局中看到棋手的“棋感”。良好的“棋感”通常表现在对棋的理解,对棋子的使用,对弈中的主动权意识,以及对棋的领悟能力上。

 

只有挖掘出棋手的才华,发现棋手的“棋感”, 才能够造就和培养出“全面型”的棋手,而培养出“全面型”的棋手,也许才是教练的最终目标。我之所以能成为美国杰出教练员之一,正是因为我培养出了全国冠军、加州冠军,在培养12岁以下的青少年棋手方面有独特的训练方式,并且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4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棋手,我特别在意首先要培养出他们完整的国际象棋观。我对“完整的国际象棋观”有独特的见解,其中培养的方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这也是我多年教学中总结出的心血。

 

在我看来,“完整的国际象棋观”能够使一个棋手不受比赛形式、胜负的影响。以淡定豁达的胸怀面对比赛的得失,以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缜密的思维、坚强的性格和强大的承受力控制局面,从而战胜对手。

 

而要培养棋手的“完整的国际象棋观”首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胜败观”,即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冷静、积极进取的良好性格品质。下棋一定会有输赢,赢棋后产生的成就感和兴奋感,应及时鼓励棋手,将其转化为雄心和自信;输棋后的懊丧感、冤枉感、焦虑感,应及时指导棋手学会换位思考、再接再厉,将失败转化为意志力而不断前进。

 

其次就是要培养棋手的心理素质——即强化棋手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特别重视棋手的心理素质的训练与自我心理的认识。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训练时告诫学生不能仅仅模仿著名棋例,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选手在对弈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心理意志的搏杀,通过这种搏杀,而提高心理素质。又如以加强有意识地注意力训练方式完善棋手的心理素质。

 

我常常在教小棋手时会特别强化小棋手的有意识地注意能力,有时会用一连串的问题来对小棋手提问,用这样的方式,根据小棋手的心理特点,进行同步的心理素质培养。

 

5

 

对于培养青少年棋手,要特别注重奖罚分明。年轻棋手需要鼓励和支持,需要在下棋中获得乐趣和追求。我在培养年轻棋手的时候,会设立一个奖罚制度。这样孩子才会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经学了什么,将要学什么。

 

我以月为单位,我会告诉孩子这个月你将会学到什么知识点,到了每个月的最后一周,他将会有一个小测试,这个测试包括战术测试和创造性思维测试,如果测试通过了,孩子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例如他喜欢的贴纸和奖品。如果测试没有通过,就要增加几张作业。可想而知,孩子更喜欢奖品多过作业。他们就会更加努力的去准备这个月考。另外以季度为单位,每三个月有一次内部比赛,通过比赛,孩子们总结经验,找出弱点继续前进。这个奖罚制度,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能很好地激励孩子主动学习。

 

6

 

每个孩子都不同,要因材施教。有的孩子是视觉型的,有的是动手型的,有的孩子是听觉型的,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训练的模式。例如,我有一位学生,我上课时给她讲了一些知识点,她听了之后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效果达不到我的要求,后来我慢慢发现,上课讲再多,这个学生不经过练习,她什么都记不住。

 

后来我采取一讲一练的方式,与她对弈,她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很多。所以,根据对不同的孩子的了解,选择不同训练模式很重要。

 

7

 

最后,在教育方面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教练,必须以爱对待学生,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与他一起进步、一起克服困难。

 

下棋,是一种脑力运动,不是看表面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实际状态,教练无法通过表面猜测孩子的即时思维,而是需要通过与孩子多沟通多谈心,才能更加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与他一起进步。

 

充满爱心和耐心,是作为教育学者而言最为可贵之处。教导孩子不仅仅是棋艺,更多的是指引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好的棋品和棋德。在学习国际象棋中,学到了人生。

 

如何科学的培养12岁以下的青少年棋手
 

本文转自  kikichess 公众号

 

赞(0)
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的材料或文档,请联系删除。hellochess.cn 国际象棋充电站 » 如何科学的培养12岁以下的青少年棋手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